首页 > 时尚 > 马云:惟一的互联网明星
马云:惟一的互联网明星
网上收集 2007/12/29 12:44:32 (1295)
 在2007年的中国互联网世界,马云几乎成了“惟一的明星”。

  今年,互联网的光芒明显被狂热的股市和楼市所掩盖,那些动辄上千亿元的市值以及上百亿元的财富身价,让IT精英们有点失落。不过,起得晚却赶上了一个好集市的人也有,他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他的公司今年11月在香港上市,成为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马云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试水者之一,他之所以没有成为著名的“先烈”,是因为他之前的“试错”都不够惊天动地。

  一个很少被人关注的事实是,那些最早在中国从事互联网事业的人一开始都把赌注压在电子商务上,他们认为,第一批有能力使用和“消费”互联网的应该是企业用户。

  这显然是一条歧路。

  1995年3月,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博士田溯宁把他在美国创办的亚信公司搬到了中国,并与国家科委合作在国内介绍Internet。田溯宁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遇,他争取到了包括道·琼斯在内的2000多个美国信息服务商作为用户,同时也想在中国发展数千乃至上万个商业用户。

  但很快,他发现做不下去,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Internet毫无认知,第二个原因是技术根本无法实现。亚信购买了第一套网络设备,制定了在Internet上传输中文的IETF标准,当时在北京、上海使用的网络路由器总共加起来只有32个拨号端口,一个端口大约能支持10到20个用户,这意味着亚信建成的网络最多能够支持500个用户。

  这年深冬,33岁的张树新在北京白颐路南端的街角处树起了一块巨大的招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就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第一个著名公司瀛海威。张树新当时也把目标用户定位为企业和政府,她推出了为企业设计网站的服务,还想做城市网站,推出过“网络中国”的项目。

  1996年,归国创业的张朝阳做的第一个网站也是“中国商务网”,后来他发现此路不通,很快转向做“雅虎的中国版”搜狐网。

  也是在这一年的4月,在杭州,31岁大学外语教师马云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它自称是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跟田溯宁、张树新等人的想法几乎一样,马云也想要创造一个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他当时想到的赚钱模式是鼓动企业把自己的商业信息挂到网上。

  比留洋归来的田博士要本土一点的是,他把Internet直接翻译成了一个中文名字——因特乃特网,在一次外出游说时,有人警惕地问他,“你说的因特乃特,跟《国际歌》里的英特耐雄奈尔有什么关系吗?”

  为了鼓动别人参与他的事业,马云拿大家熟知的比尔·盖茨来说事,他说,“比尔·盖茨说了,因特乃特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很多年后,他承认,“这其实不是他说的,是我说的。1995年全国刚刚知道Internet,但是马云我说的话没有人相信。其实,9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是反对Internet的。”

  

  在1999年之前,马云在互联网业界微不足道,那是门户称雄的年代。这1年1月,有媒体评选了当时国内的十大商业网站,分别是新浪、163电子邮局、搜狐、网易、国中网、人民日报网站、上海热线、ChinaByte、首都在线和Yahoo雅虎中国。从当选网站的类型可见,都是新闻和资讯类的门户网站,它们几乎都没有盈利模式,评选机构的标准是,“访问量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内容,然后是美观。”

  在当时的互联网世界,有两个成长的方向。其一就是以新浪、网易和搜狐为代表的、炙手可热的“门户”一族,他们的潜在价值已经被显赫地放大,另外就是电子商务一族,这些人的努力在当时显得非常的另类和可笑。在这群人中,除了刘波、宋如华等庄家想靠网上书店和电子商务概念在股市上大圈其钱之外,还真有另一些默默无闻的人真枪实刀地干了起来。

  这年开春,已经在互联网世界里“流浪”了好一阵子的马云终于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在国家外经贸部搞了一年网站却无一事成的他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他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站阿里巴巴,在给新创办网站设计定位时,他用了一个看上去有点土气的概念——“中国网上最大的专业市场”,浙江在当时有“市场大省”的美誉,马云的定位显然是想贴着这股力量走。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应该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就在他以区区50万元开办网站的时候,北京的郭凡生已经成立了慧聪研究院,还正在跟IDG洽谈引入风险投资的事宜。如今,阿里巴巴与慧聪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的份额相差甚巨,各种原因中,地缘的远近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

  阿里巴巴在浙江之所以如鱼得水,是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庞大的从事外贸业务的中小企业集群。购销资讯的匡缺、产购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国际业务和转口贸易的成本偏高、中介过多,都是一些十分实际的公司难题,阿里巴巴的出现显然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浙江商人向来以精明著称,当互联网能够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利益和效率的时候,没有人会拒绝这个新事物。

  马云的新公司创办在杭州城郊的家里。公司成立的那一天,墙壁突然渗水了,他对大家说,我出去找点材料。过一会儿,他抱了一大卷旧报纸回来,然后大家一起把它们贴在墙上,就这样开始了公司的第一天。

  阿里巴巴的注册资本是50万元,当时总共18个人,包括马云和他的太太,每人的月薪是500元。马云对全体员工发表开业演讲,“我们要办的是一家BtoB的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马云的演讲很能煽动人,“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

  大家一边鼓掌,一边想,“反正能不能活到80年,我们可能谁也看不到。”

  “第二,我们要建设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大家鼓掌,在这一点上谁也没有疑问。

  “第三,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犯嘀咕,“这个目标太具体化了,就凭我们这几杆枪?”

  马云后来对我说,他搞电子商务,从那一天起就铁了心。

  连马云自己也没有料到的是,阿里巴巴上线不到半年,就被美国《福布斯》杂志瞄上了。根据在线监测显示,这家不知名的中国网站竟是当时全球最活跃的电子商务网站。《福布斯》派出记者追踪寻到杭州,终于在那个叫湖畔花园的住宅小区里找到了这间小公司。

  2000年7月,这家权威的财经杂志第一次选用中国企业家做为封面人物,个头瘦削的马云穿着一件超大的蓝花格子衬衫,卷着袖子握着拳,一脸阳光地朝世界欢笑——他的这件不合身的衬衫也是拍照当天向人借来的。阿里巴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站点,名列综合类第一名。

  《福布斯》介绍说,“阿里巴巴自1999年3月10日成立以来,已汇聚了全球25万商人会员。每天新增会员数达到1400人,新增供求信息超过2000条,是全球领先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真正成就马云的,其实就是“中国制造”。后者之勃兴,始于1998年,而在2003年前后达到第一个高峰,沿着这条轨迹考察阿里巴巴的壮大,是一条合理而有趣的路径。

  2001年,全球互联网遭受纳斯达克股灾,那些意气风发的IT英雄们遇到他们职业生涯中的第一道大寒流。当时看上去麻烦最大的是网易,丁磊当年亏掉2亿元,网易股价跌到低谷。

  马云没有像丁磊那样的风光过,不过,阿里巴巴在那一年也是焦头烂额。此前,美国著名投行高盛和由传奇的日本投资人孙正义领导的软银公司已经先后对阿里巴巴投资2500万美元,腰缠万金的马云把总部迁到了上海,还同时在美国、英国、日本和香港分设子公司,他提出要设立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司架构,把“红旗插遍全世界”。

  2000年9月,他还在杭州举办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第一次行业峰会“西湖论剑”,当时的互联网界英豪辈出,谁也不服气谁,从来没有人能够把他们招在一起开个会。马云知道靠自己的声望遍发英雄贴没有几个人会来,于是,他巧妙地请来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亲自坐坛,王峻涛、王志东和丁磊都是十足痴迷的金庸“粉丝”,竟纷纷应允与会,这很是让东道主马云过足一把“盟主”瘾头。

  可是,随着互联网寒流的袭来,马云的全球化布局显得大而不当,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没有找到,烧掉的钱却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刻,马云好象突然醒了过来,他迅速做出回归中国和回归浙江的战略,相继关闭境外公司,遣散外籍员工,把总部又迁回到了家乡杭州。

  当时,很多人劝他像丁磊一样转型。当时阿里巴巴的网商用户已经超过400万家,无论是做短信和网络游戏都很有条件。可是,马云却还是铁了心要在电子商务里一条路走到黑。

  日后,走出危机的马云用一贯的戏谑口吻说,“2001年以前,我们能生存下来的首要原因是我对于技术一无所知。”其实他的成功证明了一条商业铁律,那就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抵抗诱惑的结果。”

  2001年冬天,他飞赴日本东京向孙正义汇报公司情况。那些日子,孙正义正处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投资家,在过去几年里投资了全球150家互联网公司,软银公司所持上市互联网公司股份曾经占全球股市市值的8%,孙正义一度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了全球首富,而此刻他的资产已经缩水95%,投资的上百家互联网公司乱成了一团,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那天,前来汇报的各国CEO愁眉苦脸地一个接一个地进去出来,轮到马云了,当他简短地讲完阿里巴巴的境况后,孙正义幽幽地说,“今天前来汇报的CEO,所说的话都与我当年投资他们时说的不一样了,只有你还在说当年说过的话。”

  回到杭州后,马云对外界宣布,明年阿里巴巴将赚钱,媒体问,盈利目标是多少?他爽快地答,一块钱。

  2003年,以网易的咸鱼翻身为标志,互联网经济在经历了2年多的沉寂之后,重又回到了井喷的时代

阅读(1295)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